永和黃河乾坤灣景區(qū)AAAA 黃河流經(jīng)永和68公里,自北向南形成英雄灣、永和關灣、郭家山灣、河澮里灣、白家山灣、仙人灣、于家咀灣7個大灣,統(tǒng)稱乾坤灣,是我國目前河流中規(guī)模最大、最密集、發(fā)育最完好的干流峽谷型蛇曲群,是建設黃河國家文化公園、打造中華文明重要地標的核心區(qū)。黃河乾坤灣景區(qū)位于中國最美十大峽谷之一的晉陜峽谷,由黃河一號旅游公路“0KM”標志文化驛站、閣山、東征村、于家咀村、仙人灣、于家咀灣、黃河蛇曲國家地質博物館七部分組成。乾坤灣河山相依,巖壁聳峙,鬼斧神工,得自然之雄渾,極天地之大觀,呈曠世峽谷奇景。河灣之上保存了從中生代三疊紀、新生代第四紀及黃河形成等地質演化的記錄,展現(xiàn)了鄂爾多斯地塊的古河湖環(huán)境及古地理演化特……[詳細] |
永和關地處晉陜大峽谷的永和縣境內,距永和縣城70余華里,村前是波濤滾滾的黃河,村后是陡峭直立的絕壁。古時只有一條羊腸小道通向崖頂,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這個只有150口人的小村莊,受黃河文化的熏陶,依照“五行”相生原理而建:村前是黃河,河邊植有一株古槐,古槐上邊建村,村子上是地。其寓意為:水生木(古槐)、木生火(人煙)、火生土(土地)、土生金(致富)、金生水(循環(huán)往復),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無不跳動著“和”的音符,共同演奏著“和”文化的協(xié)奏曲。永和關村民全部姓白,先輩來自襄汾縣,明崇禎年間,遷居于此,已經(jīng)有400多年了。永和關旖旎的自然風光與深厚的文化積淀,無處不現(xiàn)“和”的音符,這從……[詳細] |
樓山是我縣境內最秀麗的一座山,山勢由低而高,呈層巒疊峰之狀,恰似層層樓臺,故爾名曰樓山。樓山四周翠柏茂密,灌木繁多,雜草齊腰,從山頭到山腰,一座座道家觀院排列齊整,錯落有序,形成一個龐大的廟群。據(jù)考證觀院完整時,有五六十間建筑物,其中有古式樓閣的石窯洞,石木結構的古典式殿堂建筑,遠遠望去,蔚為壯觀。樓山的四季都是美麗的。春天看樓山,柏林碧綠,野花開放,蜂蝶飛舞,清秀撲鼻;到了夏季,草木蔥蔥,涼風習習,酷暑炎熱,一掃而光;秋季去樓山,野果飄香,紅葉滿山,草深牛肥,別有情趣;嚴冬時節(jié),或柏翠草黃,或雪白樹綠,野兔山雞,穿行期間,狐貍山中,時隱時現(xiàn),所以,去過樓山的人,無論何時,都有不虛此行之感。樓……[詳細] |
黃河蛇曲(山西永和)國家地質公園位于黃河東岸永和縣南莊鄉(xiāng)、打石腰鄉(xiāng)、閣底鄉(xiāng),面積210k㎡,是以黃河干流晉陜大峽谷中五個巨大的河流蛇曲為主體,其蛇曲類型規(guī)模等具有典型意義,目前保持自然狀態(tài),形成過程和景觀現(xiàn)象系統(tǒng)完整,屬具有重要觀賞和科學價值的地質地貌景觀。它以其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深刻的象征意義及獨特罕見的地貌特征吸引著各方游人。自然環(huán)境黃河蛇曲(山西永和)國家地質公園位于永和縣西,黃河沿線,陜西與山西省交界處,北起英雄灣,南至仙人灣,全長約50㎞,東西寬約2-13㎞。黃河蛇曲(山西永和)國家地質公園地處南莊鄉(xiāng)、打石腰鄉(xiāng)、閣底鄉(xiāng)境內。地理坐標東經(jīng):110°22′00″-110°38′00″;……[詳細] |
紅軍東征永和紀念館位于永和縣閣底鄉(xiāng)東征村,距縣城80余華里。2005年重新修建的紅軍東征永和紀念館,占地2500平方米,以“英明決策筑輝煌”、“紅軍東征在永和”和“老區(qū)人民愛紅軍”為主題分三個展廳,用大量的實物圖片、塑刻作品等真實地再現(xiàn)了一幅幅可歌可泣的東征歷史畫卷,全面展示了當年東征紅軍的豐功偉績。1936年2月20日至5月5日,毛澤東主席、彭德懷總司令率中國人民紅軍抗日先鋒軍進行了著名的渡河東征,壯大了紅軍力量,促進了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形成,推動了抗日救亡運動的發(fā)展。在紅軍東征期間,毛主席率總部人員兩次進駐永和縣,前后共居住了十三個日日夜夜。在永和,主席親自指揮了在山西的對敵斗爭;在永和,……[詳細] |
永和是典型的黃土高原梁峁殘垣溝壑區(qū),全縣國土面積1212平方公里,境內3大山系9座大山,大小2500多條溝道縱橫交錯;35萬畝耕地中,70%以上都是25度以上的坡耕地,山多、溝壑多,水土流失嚴重。2010年起,歷屆縣委、縣政府在這309平方公里的芝河源頭,陸續(xù)投入1億8千余萬元,依山就勢,因地制宜,機修梯田6萬7千余畝,營林造林10萬8千畝,封禁治理11萬8千畝,壩灘聯(lián)治5千畝,貫通道路65公里左右,實現(xiàn)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溝”,大大改善了群眾的生產(chǎn)生活條件。勤勞質樸的永和人民,硬是在殘塬溝壑之中開辟出了一片綠色生態(tài)園。好多專家看了永和的梯田后說:“永和的梯田驚天地、泣鬼神!風光獨美!這是北方……[詳細] |
陰德河村位于永和縣乾坤灣鄉(xiāng)西北部的黃河岸邊,距離乾坤灣景區(qū)僅15分鐘車程,是唯一可以在乾坤灣上俯瞰到全村景色的村子。以前叫鴨子河村,如今依然保存有匈奴式窯洞,整個村落布局也隱含了中國傳統(tǒng)的建筑布局。陰德河村是四方標志物——朱雀發(fā)祥地。陰德河村相傳是四方標志物朱雀的發(fā)祥地,這里有源遠流長的黃河文化,這里有博大精深的德孝文化,這里有光耀千秋的紅色文化。村內有躍進大魚池、同根老槐樹、德孝文化墻、民俗博物館等景點,目前,正在規(guī)劃村內旅游路線,新增納入了月城遺址、古村落、愛心棗林、黃河沙灘等景點,形成完整的鄉(xiāng)村旅游體系。村內有8戶16孔窯洞農(nóng)家樂,既可尋味鄉(xiāng)村窯洞的居住體驗,又可享受賓館式的現(xiàn)代化優(yōu)質服……[詳細] |
朝陽寺,位于永和縣縣城西北梁家坡村,創(chuàng)建年代不詳。坐南向北,占地504平方米。寺內原存鐵佛1尊,石窯3孔,原植白牡丹數(shù)株,據(jù)推測花齡在300年以上,已呈野生狀態(tài)。1995年,縣佛教協(xié)會重新維修,新加琉璃瓦頂,新塑佛像數(shù)尊,并從河南洛陽購買回牡丹200余株,月季200余株,芍藥100余株及爬山虎等,在寺前建起牡丹園。電話:0357-7522456地址:山西省臨汾市永和縣……[詳細] |
位于永和縣城西部,呂梁山脈南端,黃河中游晉陜大峽谷東岸。奇奇里村開創(chuàng)了影像藝術帶動貧困山區(qū)旅游扶貧之先河。全村地域面積1074公頃,7.3公里的旅游公路盤山而過直抵乾坤灣,景區(qū)內建有黃河步道,玻璃棧橋凌空飛架,紅棗采摘唾手可得。配套建設多功能戶外拓展基地一座,黃河秋千、攀巖璧、高空探險、真人CS以及籃球比賽等戶外娛樂功能健全。……[詳細] |
又稱烏龍山,位于縣城西南22.5公里,海拔1235米。東西兩峰相連,形似元寶?滴跛氖拍辏1710年)《永和縣志》記載:“北齊河清三年(564年)有烏龍見于此,地極險要,與黃河相表里,常有軍警駐扎,以資捍衛(wèi)。”1936年,東征紅軍回師時,紅一師三團曾在此阻擊尾追之敵,現(xiàn)有“閣山阻擊戰(zhàn)”紀念碑一座![詳細] |
永和文廟大成殿(第四批省保)時代:元地址:永和縣城內正大街東門巷永和文廟大成殿位于永和縣城內正大街東門巷。據(jù)《永和縣志》記載,廟始建于元至元年間(1335~1340年)。坐北朝南,現(xiàn)僅存大成殿,仍保留有元代建筑特征。文廟大成殿,面闊五間,進深五間,單檐歇山頂,筒板瓦屋面。前檐墻經(jīng)后人改造,已非原狀。前檐柱頭斗栱五鋪作雙杪,皆做琴面假昂頭,耍頭斜殺內凹,補間鋪作明次間各施一朵,形制與柱頭鋪作相同。柱頭鋪作里轉出兩跳,重栱計心造。殿內廳堂造,六架椽屋四椽栿對乳栿通檐用三柱。后在四椽栿下增置一柱。前檐角柱生起明顯。梁栿多用自然材,平梁上施蜀柱、叉手,無丁華抹頦栱,蜀柱兩端用合沓固定,并用叉手直抵脊槫……[詳細] |
望海寺創(chuàng)建年代不詳,據(jù)民國版《永和縣志》及碑刻記載,清乾隆元年(1736)、中華民國二十四年(1934)曾予修繕。坐北朝南,占地面積1065.7平方米,現(xiàn)僅存大殿西耳殿、魁星樓。大殿為石券枕頭窯1孔,殿內后檐墻及兩山墻繪佛教人物壁畫約44平方米,是我縣古建筑類文物壁畫保存最好的![詳細] |
雙鎖山位于永和縣城東南15公里處,因兩山對峙而得名,民間俗稱石門山。海拔高度1520多米,因南唐巾幗名將劉金定在此安營扎寨抗遼保國而聞名天下。山上有劉金定廟、觀音石窟、打子屋、財神廟、招親樹、點將臺天橋、放哨臺、飲馬槽等名勝古跡。特別是觀音石窟是唐代所建,十羅漢像栩栩如生![詳細] |
位于乾坤灣鄉(xiāng)于家咀村西半山腰。1936年4月底到5月初,東征紅軍紅一軍團先遣部隊率先駐扎在于家咀村,為解決群眾和部隊飲水困難,遂勘察鑿井蓄水,一直使用至今。為表達對紅軍的感恩之情,村民們將該井稱為“紅軍井”,經(jīng)提升改造,“紅軍井”成為精品紅色旅游景點。……[詳細] |
20世紀70年代起,歷屆永和縣委、縣政府帶領全縣人民矢志不渝,接續(xù)奮戰(zhàn),探索運用PVC管輸土回填、索道運送苗木等技術,在60°以上的石質山地植樹造林76萬畝,把荒山荒溝變成綠水青山,是黃河乾坤灣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被稱為三北防護林生態(tài)“教科書”工程![詳細] |
位于乾坤灣鄉(xiāng)于家咀村西南河岸,是一處水蝕洞穴。相傳人文始祖伏羲在這里推演太極八卦,因此得名“仙人洞”。洞高3米,寬10米,深20米。洞內被石柱分割成大小不同的洞室,各洞室間由彎曲的廊道相連。1936年敵機轟炸于家咀村時,百姓曾在洞中避難![詳細] |
上退干村毛澤東舊居1936年紅軍東征時,毛澤東主席在永和上退干村小住。從此后,這個黃土高原上的普通土窯洞院落就有了不平凡的意義。千千萬萬的青少年在這里接受革命教育,這里成為進行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成為吸引海內外游客的著名景點![詳細] |
棋盤山位于縣城西南12公里處,海拔1241.3米。唐置樓山縣于此,因與樓山相對,曾名北樓山;又因山頂有一大石,石上有一棋盤,故名棋盤山。該山峰遠觀拔地依天,高聳入云,峭巖壁立,氣勢雄偉。近看頂部地勢開闊平緩,建有石寨![詳細] |
位于望海寺鄉(xiāng)永和關附近黃河岸邊的石崖上。1936年6月,紅十五軍團81師241團6連掩護主力撤退后,剩余的12名勇士被數(shù)倍于己的敵軍圍困在高山上。經(jīng)數(shù)天激戰(zhàn),彈盡糧絕的12名紅軍戰(zhàn)士登上石崖,投河就義![詳細] |
馬家灣鰲頭位于乾坤灣鄉(xiāng)馬家灣村,是一條延伸到黃河古道的石頭山梁,山梁長約300米,寬約30米,遠遠望去,山梁的東半部分呈橢圓形,像是烏龜?shù)凝敋,越往西,山梁越?就像是神龜長長的伸著脖子遠眺黃河![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