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建封寺又名百法寺,位于襄垣縣古韓鎮(zhèn)南里信村南,是唐代高僧、百法疏主釋義忠出家和坐化之地,廟西南舍利塔為供養(yǎng)其身之塔。據碑文記載,建封寺創(chuàng)建于唐代,明代、清代均有重修�,F存正殿、舍利塔為明代遺構,其余為清代遺構。布局由三條軸線并列,中軸線現僅存正殿;東軸線上有正殿三間、東西廂房各五間、東西耳殿各二間;西軸線上存倒座戲臺三……[詳細] |
![]() | 化城寺位于襄垣縣下良鎮(zhèn)下良村東高地上。坐南朝北,東西長13.2米,南北長7米,占地面積為92平方米。據碑碣記載為明嘉靖三十年(1557年)重修,現僅存0為明代遺構,現存閣為重檐歇山頂,面寬三間,進深四椽,回廊式建筑。一層為磚砌窯洞式;二層樓閣為磚木結構式。面寬三間,進深二間,二層重檐歇山頂,柱頭斗拱三踩單昂。寺內存明代……[詳細] |
![]() | 侯堡余糧寺位于襄垣縣侯堡鎮(zhèn)侯堡村南。坐北朝南,東西寬29米,南北長44米,占地面積1276平方米。創(chuàng)建年代不詳,現存主體結構為清代建筑。一進院落布局,中軸線上建有山門、正殿,兩側為東西妝樓、東西廊房、東西配殿、東西耳殿。正殿建在1.2米高青石臺基上,單檐硬山頂,面寬三間,七檁前廊式,三踩單翹斗拱,前廊柱為沙石質。198……[詳細] |
![]() | 三圣廟乃儒釋道法門總壇,大殿兩旁常見的對聯(lián):智仁勇三德,儒釋道一家。善政三圣祠位于襄垣縣王橋鎮(zhèn)善政村東。坐北朝南, 一進院落布局,東西長17.6米,南北寬29.3米,占地面積約為515.7平方米。創(chuàng)建年代不詳,現存為清代遺構。中軸線上從南到北依次有山門(戲臺)、正殿,兩側對稱有東、西妝樓各一間,東、西配房各三間,東、西……[詳細] |
![]() | 南垴上周公神祠位于襄垣縣侯堡鎮(zhèn)南垴上村中部。坐北朝南,一進院落布局,東西寬19.65米,南北長20.16米,占地面積約為396平方米,中軸線上從南到北依次有山門、正殿,均為硬山頂;兩側僅存東配房三間,東耳殿三間。正殿建在一米高沙石臺基上,面闊三間,進深六檁,前廊式,一斗三升拱,前檐墻近年新加。西耳殿、配房為近年新修。周……[詳細] |
![]() | 東周文昌閣位于襄垣縣侯堡鎮(zhèn)東周村東。坐東朝西,東西寬100米,南北長32米,占地面積約為3200平方米,六角三層樓閣式磚塔。通高約11米,據碑文記載,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同治六年(1867年)重修。塔基石砌,平面六邊形,高1.3米,邊長3.12米。塔身三層,每層檐部均設磚砌仿木斗拱,為三踩單翹,檐部各角施……[詳細] |
![]() | 邕子文昌閣位于襄垣縣侯堡鎮(zhèn)邕子村東。坐西北向東南,東西寬11.5米,南北長8.8米,占地面積101.2平方米。創(chuàng)建年代不詳,1997年10月重修,現存為清代遺構。文昌閣三層形制,一層為磚砌拱券式單孔過洞;上建二層0,面寬五間,重檐歇山頂,檐下設斗拱。二層存1997年的重修碑一通�!�[詳細] |
![]() | 常隆觀音閣位于襄垣縣侯堡鎮(zhèn)常隆村中部。坐東朝西,東西寬7.7米,南北長9.7米,占地面積約為74.69平方米。單檐懸山頂。創(chuàng)建不詳,現存為清代遺構。下為磚石券洞,上有正殿面闊三間,進深五檁。左右配房各一間�!�[詳細] |
![]() | 西營文昌閣位于襄垣縣西營鎮(zhèn)西營村南1000米西營山。當地稱為“文昌閣”,實為磚砌五層0式塔一座。坐南朝北,建于東西8米,南北10米,高0.7米的石砌基座之上,占地面積80平方米。創(chuàng)建年代不詳,據塔內清同治六年碣及創(chuàng)建碑、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功德碑載,為清代創(chuàng)建。塔平面六邊形,通高18米, 五層樓閣是磚塔,中空可攀……[詳細] |
![]() | 蘇村文昌閣位于襄垣縣侯堡鎮(zhèn)蘇村東南。坐東朝西,單體建筑,東西寬5.77米,南北長5.77米,占地面積33.3平方米。創(chuàng)建年代不詳,現存為清代構。磚砌仿木樓閣式建筑,二層,平面方形,石砌臺基,高1.9米;歇山式屋頂,三踩單昂斗拱;一層門額磚匾楷書題“文昌閣”,二層匾題“奎光”,兩側磚雕對聯(lián),文字漫漶不清。……[詳細] |
![]() | 西回轅文筆塔位于襄垣縣侯堡鎮(zhèn)西回轅村東南,距襄垣縣城12.54千米,四周為農田。創(chuàng)建年代不詳,現存結構為明、清風格。坐南朝北,平面呈圓形,直徑約1米,高約5米,占地面積7平方米。磚石結構,塔頂類似毛筆頭。塔底存有清同治七年(1868年)四月“魁星尊神位”的神牌。魁星是指北斗七星中前四顆星,是我國神話中所說的主宰文章興衰……[詳細] |
![]() | 東城村古塔位于襄垣縣虒亭鎮(zhèn)東城村東南500 米土丘上�,F存為清代遺構,方形三級磚塔,通高5.2米。塔基方形石砌,高0.8 米,塔身為三級實心,疊澀檐,塔頂為八角攢尖式,上覆寶珠頂�!�[詳細] |
![]() | 土落截擊戰(zhàn)紀念亭位于襄垣縣虒亭鎮(zhèn)土落村南。南北約400米,東西約100米,分布面積約4萬平方米。1945年上黨戰(zhàn)役期間,增援長治的閻錫山軍彭毓斌部除大部分被晉冀魯豫軍區(qū)部隊消滅于老爺山一帶,部隊逃兵在土落河灘一帶被全殲。為了紀念此次戰(zhàn)斗,1985年,縣政府在遺址上建立了上黨戰(zhàn)役紀念亭,此亭為二層仿古混凝土結構,亭內正中……[詳細] |
![]() | 連氏祠堂位于襄垣縣古韓鎮(zhèn)南峰溝村北。坐北朝南,南北長16米,東西寬15.7米,占地面積251平方米。據碑文記載始建于清道光十二年,現存建筑為清代遺構,一進院落布局。中軸線上建有山門、正殿,兩側有東西廂房、東西耳殿。正殿面寬三間,進深四椽,單檐硬山頂,五檁前廊式梁架結構,柱頭斗拱為三踩單昂。廟內存壁畫4平方米。原有碑碣不……[詳細] |
![]() | 西營永慶堂位于襄垣縣西營鎮(zhèn)西營村西。永慶堂原為民國時期西營鎮(zhèn)最大的做酒作坊,坐西朝東,二進院落布局,東西39米,南北23米,占地面積897平方米。創(chuàng)建年代不詳,現存建筑為民國遺構。現一進院中軸線上僅存東房7間,兩側建筑無存;二進院中軸線上僅存正房兩層7間,兩側建筑無存;東房明間辟板門通道。正房面寬七間,進深四椽,單檐硬……[詳細] |
![]() | 向家莊觀音堂位于襄垣縣夏店鎮(zhèn)向家莊村西。坐東朝西,一進院落布局,東西長18.22米,南北寬16.47米,占地面積300平方米。創(chuàng)建年代不詳,據廟內碑碣記載,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擴建�,F存建筑皆為清代遺構。中軸線上由西向東依次有大門、正殿,兩側對稱有南北廂房、南北耳殿。正殿面寬三間,進深四椽,單檐硬山頂,五檁前廊式……[詳細] |
![]() | 為民橋位于襄垣縣西營鎮(zhèn)牛郎河村東,1969年北京插隊知識青年來到襄垣縣西營鎮(zhèn),和當地村民一道建橋,并取名“愛民橋”。南北走向,石砌單孔橋。長14米,寬3.5米,橋下沙石券洞一孔,寬3米,高3.4米,紅沙石橋面,現鋪水泥,橋面兩側有欄板和望柱,橋東嵌有“自力更生”,橋西嵌有“為民橋”,該橋現仍在使用。……[詳細] |
![]() | 北河普濟橋位于襄垣縣王村鎮(zhèn)北河村南路口龍洞河上。南北走向, 長30.6米,寬4.1 米,占地面積125.46 平方米。現狀欄板及望柱為明代遺物,橋體及拱券為民國遺物。橋為石砌單孔橋,券洞寬4.2 米,高1.85 米,沙石橋面,2005 年村委組織修繕時,在原橋面之上鋪水泥。橋面兩側遺有沙石欄板與望柱,中間欄板兩側分別刻……[詳細] |
![]() | 橋上永安橋, 位于襄垣縣侯堡鎮(zhèn)橋上村西,又名橋上橋,為單孔重拱石橋。據民國《襄垣縣志》記載,清末王萬琦籌款補修。橋上下重疊,下拱券為沙石鑲面縱聯(lián)式,上拱券為青磚鑲面縱聯(lián)式,故又名“橋上橋”。東西走向,橋面長50 米,寬6.2 米。橋北側存有清道光十一年(1831 年)的增修碑1 通�!�[詳細] |
![]() | 邕子石橋位于襄垣縣侯堡鎮(zhèn)邕子村北。距襄垣縣城16.22千米,四周為農田。創(chuàng)建年代不詳,現存為明代遺構。南北走向,橋長55米,寬3.5米,占地面積192.5平方米。全部為沙石砌筑,設有兩個券洞,均為鑲面縱聯(lián)式手法。橋面原有磚砌護欄,今不存。石橋所在之路,是民國以前通往縣城的必經之路,故謂“東溝石橋渡八方”�!�[詳細] |
闁稿繐鍘栫花顒勫箣閹存粍绮�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闁瑰瓨鍨奸々锔界瑹濞戞锟� |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QQ闁挎冻鎷�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