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大興善寺AAA 大興善寺位于西安城南約2.5公里的小寨興善寺西街。始建于晉武帝司馬炎泰始至泰康年間(公元265——公元289年),距今1600余年。初稱遵善寺。隋文帝楊堅開皇二年(公元582年),在遵善寺的基礎上進行擴建,因寺院在都城大興城的靖善坊中,故易名“大興善寺”。隋唐時代,長安佛教盛行,由印度來長安傳教及留學的僧侶,曾在寺內(nèi)翻譯佛經(jīng)和傳授密宗。隋文帝楊堅開皇年間,印度僧人那連提黎耶舍等人曾先后來到長安,住寺內(nèi)翻譯佛經(jīng)59部278卷。唐玄宗李隆基開元四年至八年(公元716——720年),號稱“開元三大士”的印度僧人善無畏、金剛智和不空到此傳授佛教密宗,大興善寺因此成為當時長安翻譯佛經(jīng)的三大譯場之一,成為……[詳細] |
陜西師范大學雁塔校區(qū)圖書館位于西安市雁塔區(qū)長安南路199號,地理坐標為北緯34°12′17″,東經(jīng)108° 56′43″。1956年建成的圖書館建筑面積8171平方米,屹立于學校校園布局東西中軸線的中心,它的設計汲取了我國傳統(tǒng)古典建筑外觀軸對稱、中和的理念,結(jié)合現(xiàn)代設計思想和技術進行設計,具有獨創(chuàng)性。主樓為四層,兩側(cè)附樓為三層,屋頂采用了中國古典建筑中的歇山式,建筑形體和開窗方式等細節(jié)體現(xiàn)了中西合璧的文化融合,為研究我國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建筑風格、高等教育的發(fā)展以及圖書館事業(yè)的發(fā)展等方面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關于陜西師大圖書館的設計者傳說較多。根據(jù)學校檔案記錄,1953年西安師范學院(陜西師范大……[詳細] |
胡亥即秦二世,據(jù)載公元前207年(二世三年)權臣趙高脅近秦二世自殺,以庶人儀葬于周杜國屬地,即秦時的洲地,在今西安市雁塔區(qū)曲江鄉(xiāng)曲江池村南緣臺地上,俗稱”胡亥墓”。秦二世胡亥墓坐落在原坡地帶,環(huán)境幽僻,迥異于秦漢以來高峻宏偉的帝王陵墓,同附近的杜陵、少陵相比,殊感遜色。整個陵園占地20余畝。正南是一座朱門紅柱卷棚式三間進深的山門。門額正中高懸一塊“秦二世皇帝陵園”的黑色金字大匾。穿過山門拾級而上,是一座秦代建筑風格的硬山式大殿。面積約184平方米的大殿內(nèi),陳列著“指鹿為馬”的塑像群。2米多高的胡亥、趙高、子嬰、閻樂等5個人的彩色立體像,塑造得神態(tài)逼真、栩栩如生。大殿的后面就是胡亥的陵墓,墓為土……[詳細] |
唐天壇遺址位于唐長安外廓城明德門外東一公里處,今陜西師范大學南側(cè),長延堡村東,1957年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壇,也叫“圜丘”、“圓丘”,是古代帝王祭天的地方。因古人認為天圓地方,所以天壇要建成圓形丘狀。隋唐天壇,始建于隋開皇十二年(592),唐朝建立后,在隋天壇的基礎上重建。比北京明天壇要早800多年,堪稱“天下第一壇”。隋唐天壇,底部直徑54米,共4層,每層高1.5~2.3米不等,每層有臺道十二階。自上而下,頂層直徑20米,設昊天上帝之神座;三層直徑29米,設黃、青、赤、白、黑五方天帝與日、月7個神座;二層直徑40米,設北辰、北斗、天一、太一、紫微五星及以下官五十五……[詳細] |
西安理工大學西漢壁畫墓時代:西漢地點:西安市雁塔區(qū)岳家寨村北保護范圍:M1墓室主體四周各外延5米。建設控制地帶:A區(qū)四周各外延5米。2008年,西安理工大學西漢壁畫墓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陜西賓館別墅群位于距丈八街道南約2公里的陜西賓館內(nèi),由1、2、3、4、5、7、8、9共8座別墅構(gòu)成。陜西賓館系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在張伯英別墅舊的基礎上興建而成的,是一所接待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別墅型園林式國賓館。1、2、3、4、5號樓均為別墅式小樓,建于1958年,7、8、9號樓于1964年建成。8座樓風格相似,均為中西方建筑風格的結(jié)合體,中式屋頂,青灰色小瓦和磚墻,西方別墅式結(jié)構(gòu),8座樓內(nèi)飾近年均經(jīng)過不同程度的現(xiàn)代化裝修。賓館建成以來,先后接待劉少奇、朱德等多為國家領導人,現(xiàn)對外開放,為商業(yè)賓館。陜西賓館別墅群是西安地區(qū)現(xiàn)存的少數(shù)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別墅群之一,為研究當時的建筑技術、裝飾風格及其相……[詳細] |
元斡爾垛遺址“斡爾垛”是蒙語“宮殿”、“郭城”或“行宮”之意,它是元代安西王宮的遺址,位于今西安城北三公里處。當?shù)厝罕姺Q之為“達王殿”,又稱“斡爾垛”。元朝時代,關中曾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封地,頗得元統(tǒng)治者的重視。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忽必烈封其三子忙哥刺為安西王.鎮(zhèn)守關中。遂將長安城舊名“京兆府”改稱“安西路”,以此作為控制西北和西南的軍事重鎮(zhèn)。當時安西王部士卒竟達十五萬人之多,安西路城難以容納這么多的人馬,于是便修筑了安西王宮。安西王宮是至元十年(公元1273年)動工營建的。它位于渭河之西,恰好是龍首原東去之余脈,地勢高亢而平坦,與唐大明宮在東西一線上。東距滬河僅二公里許.坐……[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