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縣市級文物保護(hù)單位介紹
完城村漢參戶故城遺址:北魏酈道元所著《水經(jīng)注》載:“平舒縣城西南五十里有參戶亭,故縣也�!奔粗附裢瓿谴迥侠镌S的古城遺址。參戶縣為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所置的勃海郡二十六個屬縣之一,縣在東漢初廢,縣治降為亭。亭,即今鄉(xiāng)鎮(zhèn)建制。從歷史文獻(xiàn)所記,參戶故城雖降為亭,但因地理位置重要,成為朝廷屯兵的地方,因而又稱平虜城或木門城。參戶故城還為侯國,漢武帝時,河間王劉德封第九子劉勉為參戶侯。參戶侯傳五世,至東漢初隨縣制一并裁撤。參戶故城遺址呈四方狀,長寬各600米,高于地表0.6米,總面積360000平方米。當(dāng)?shù)胤Q為“南臺”的遺址面積2667平方米,散有大量陶器碎片,繩紋筒瓦,獸形、卷紋圖案瓦當(dāng)。1956年于此出土一枚兩厘米見方、半厘米厚的篆刻“刑部司馬”銅印。早年時,每經(jīng)暴雨就有很多銅鏃顯露。在……
[詳細(xì)] 明代李松的“司馬寧園”:司馬寧園位于東陳村村東里許的李氏墓葬區(qū)南,為明代萬歷年間兵部左侍郎李松的石像生園區(qū)。其南北長二百余米,東西向30余米。舊時,從南至北依次為神道碑、守門石獅(對)、望柱(對)、石牌坊、武將石慷生(對)、石虎(2對)、石羊(2對)、石馬(2對)、文官石像生(對)、欞星門(上 書“司馬寧園”,其后為誥贈李松父母、繼母、元配夫人的4通碑刻。當(dāng)年功勛卓的李松因繼母喪守制,病逝故里。據(jù)1967年任莊子子牙河西岸發(fā)現(xiàn)的李松墓葬穴位及墓志銘,表明李松并未安葬李氏祖塋(尚不知改葬何處)。另據(jù)司馬寧園石生超規(guī)格現(xiàn)象,推此石像生園區(qū)為李松父子兩代人所享有(李松父因子顯貴而例贈)。司馬寧園石像生、石刻精美,較為罕見�!拔母铩敝性獾絿�(yán)重破壞,但仍為縣境內(nèi)唯一的大面積石刻遺存遺址。2003年,被……
[詳細(xì)] 燕南長城遺址位于文安、大城縣境內(nèi),年代為戰(zhàn)國。燕南長城遺址為廊坊市文物保護(hù)單位�!�
[詳細(xì)]
闂傚倸鍊搁崐鐑芥嚄閼哥數浠氱紓鍌欐祰椤曆囨偋閹惧磭鏆︽繝闈涚墔濞岊亪鏌i褍浜為柟铏崄閻忓啴姊洪崨濠佺繁闁告ǹ妫勯悾闈涱吋婢跺鎷洪梺鍛婄箓鐎氬嘲危瑜版帗鍊电紒妤佺☉濞层倗澹曡ぐ鎺撶厵闁诡垱婢樿闂佺粯鎸婚悷鈺呭蓟濞戞粎鐤€婵﹩鍏涘Ч妤呮⒑濞茶骞栭柣顓炲€垮璇测槈濡吋娈曢柣搴秵閸嬪嫰顢旈敓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