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區(qū)文物古跡介紹
巉口青煙寺青煙寺,位于巉口鎮(zhèn)以西三華里處,座落在蓮花山麓,峰巒疊嶂,風景綺麗。每日早晨,青煙繚繞,久久不散,故曰:“巉口青煙”,為定西八景之一�?甲C寺內出土陶質器皿等,皆屬漢代器物�?梢姡h在漢代這里就建有禪林寺院。又從出土佛燈(銅質)鑒定,系宋代產物。據此可斷言,青煙寺建于漢,盛于宋,衰于元。明永樂年間,高僧悟瑁大師(康姓),巉口籍人,曾在此修行悟道,宏通佛理。拜崇福寺了讓和尚為師,取名“也失端竹”。后“云游天下,登覽三湘七澤、五岳四瀆之勝”。遂智力宏通,深悟佛法。正統(tǒng)年間,又北走京都,正值明英宗皇帝建醮內宮。一時禪宗羽客,霧集云屯,“而裒然首座者,唯我竹公”。英宗嘉其善行醮事,敕賜“大國師”稱號。悟冒精于書法,曾書寫《大藏金經。�!啡�,書金字《華嚴經》一部,人以為至室。正統(tǒng)十二年,悟冒……
[詳細] 定西西巖寺位于甘肅安定區(qū)西巖山,始建于明代。后屢遭災創(chuàng),多次重建。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在月庵大師先后建成大雄寶殿3間,藏經樓3間,后殿5間,山門一座及僧房10余間。歷10年除左右鐘鼓樓外,基本恢復清同治7年(1868)及民國19年(1930年)兩度被拆毀的五院規(guī)模。為弘揚佛法,函請?zhí)K州報國寺印光法師(凈土13代宗師)繪制釋迦、彌陀諸佛象及觀世音、文殊、地藏等菩薩形象。報國寺妙真法師親赴寧波坡購置丈二宣紙。精工繪制18尊佛像,懸掛于金剛諸殿。氣宇軒昂,栩栩如生,色調絢麗,五彩繽紛。請甘肅省大書法家何鴻基、金翼乾、鄧寶珊、裴建準、貴薰及前翰林院編修范之杰等人為各殿書寫扁額、楹聯。前翰林院檢討護理甘肅省省長楊思亦書楹聯。1948年4月8日,西巖寺竣工,邑之賢達康屏候郭杰山及諸坤士為心印大師贈……
[詳細] 高家門城遺址位于定西市安定區(qū)魯家溝鎮(zhèn)太平村高家門社東200米的臺地上,東接喜家峴后溝,南臨喜家峴小學,西臨關川河,北面是馬溝山。城址呈長方形,長約210米,寬約70米,分布面積約1.47萬平方米。城墻基寬8米,高8-10米,系黃土夯筑,夯土層厚16-18厘米。四角有角墩,城門朝西南開,外有甕城,甕城周長160米,城門寬12米。城內、城外地表暴露有瓷片、磚瓦等遺物,其中有宋代青瓷殘片。根據城內采集的宋代青瓷片等遺物分析,可以確認該城為北宋時期所筑。有較高文物價值。1989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石門遺址位于定西市安定區(qū)符川鎮(zhèn)蘭星村、長豐村交界石門水庫西北部的山梁上,遺址南北長約1750米,東西寬約600米,面積約105萬平方米。地形為較陡坡地,地表為耕地及荒山,地表斷面暴露有灰層、灰坑、紅燒土層等遺跡和各種陶片、殘石器等遺物,陶片主要有籃紋泥質紅陶片、籃紋夾細砂紅陶片及素面泥質紅陶片等。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曾征集到3件該遺址出土的完整石斧和石刀,從陶片質地、紋飾等特征判斷,可以確定為一處大型齊家文化聚落址遺存。……
[詳細] 巉口村墓群(包括遺址)位于定西縣巉口鎮(zhèn)巉口村內及附近。是一處既有建筑遺址又有墓葬的文化遺存。面積約4.4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5--1米,斷崖面暴露有灰坑。曾出土新莽鐵權、銅駑機、銅車飾和五銖錢等。又距村東2公里,面積約30萬平方米內分布有封土墓葬9座。1979年曾清理2座,墓道向西,均為券頂磚室墓,出土有綠釉陶壺、灰陶罐及陶狗、陶雞等。遺址和墓葬均保存較好,對研究甘肅東中部地區(qū)漢代墓葬有重要價值�!�
[詳細] 朱家莊北遺址位于定西市安定區(qū)巉口鎮(zhèn)三十里鋪村朱家莊和周家莊之間,東望關川河,南臨朱家莊,西臨朱家山,北至周家莊,南北長約350米,東西寬約300米,面積10.5萬平方米,地埂、溝沿可看到清晰灰層遺跡,地表暴露有十分豐富的彩陶片及多種泥質,夾砂繩紋和藍紋等紅陶片,彩陶片主要是黑彩,紋飾以幾何紋、圓點紋、波浪紋等為主,根據陶質、紋飾等彩陶特征分析,該遺址屬一處較大型的馬家窯文化馬家窯類型文化遺存�!�
[詳細] 堡子山遺址位于定西市安定區(qū)香泉鎮(zhèn)云山村岔口社堡子山,遺址南北長約1300米,東西寬約1000米,面積約130萬平方米。地表及斷面暴露有豐富的籃紋紅陶片、素面及夾砂紅陶片等遺物和白灰面灰坑、窯址等遺跡,文化層厚1-5.5米。特別是在遺址中心部位斷面臺地上,發(fā)現一處完整的白灰面房址,從以上遺跡遺物特征分析,該遺址為一處大型齊家文化聚落遺址。1982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寺科子遺址位于定西市安定區(qū)李家堡鎮(zhèn)韓灣村寺科子臺地上,南北長600米,東西長400米,分布面積約24萬平方米。遺址地埂斷面暴露出大量灰坑、白灰面等遺跡,地表有豐富的折腹紅陶罐殘片、敞口長頸罐口沿殘片等,紋飾以籃紋為主,該遺址屬齊家文化聚落遺存�!�
[詳細] 朱家莊墓群位于定西縣巉口鎮(zhèn)朱家莊村西100米。是一處漢代墓。面積約25萬平方米。地表有封土10座,呈覆斗狀,大小相似。底邊周長約45米,殘高3.5--5米。地面散布有泥質繩紋灰陶片及瓦片。墓葬保存較好,對我省漢-古有重要價值�!�
[詳細] 平西古城址位于定西縣魯家溝鎮(zhèn)政府北約500米關川河西岸。城址平面呈近方形,東西長360米,南北寬345米,殘高10-12米,城門、甕城、馬面皆存,地表有大量宋代磚瓦及瓷片,曾出土宋代銅鏃、錢幣等。……
[詳細] 定西堡子坪遺址位于定西縣西寨鄉(xiāng)云山村西坡社堡子坪臺地上。遺址東西寬300米,南北長350米。地表及斷面暴露有豐富的灰坑、灰層、窯址等遺跡以及大量彩陶片、素陶片等,曾出土彩陶罐、陶鼓、陶刀和石斧等。……
[詳細] 安西古城址位于定西縣巉口鎮(zhèn)東川村關川河西岸。城址平面為正方形,邊長336米,黃土版筑,城墻殘高9~15米,城門、甕城、馬面、城壕皆有,地表有大量耀州窯瓷器殘片�!�
[詳細] 乃長溝梁西遺址位于內官營鎮(zhèn)米糧村東山社周圍臺地上。,年代為夏。類別為聚落址。2022年4月,定安區(qū)人民政府公布其定安區(qū)第三批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中心點以南以北各350米,以東以西各25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以外50米�!�
[詳細] 碉堡山遺址位于安定區(qū)團結鎮(zhèn)高泉村。2022年10月,定西市人民政府公布其定西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中心點坐標(東經104°3255.4,北緯35°2332.0)為基準點,以南以北各400米,以東以西各20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以外100米�!�
[詳細] 許珌墓位于鳳翔鎮(zhèn)永定村東東山臺地上。類別為名人或貴族墓。2022年4月,定安區(qū)人民政府公布其定安區(qū)第三批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花崗巖欄桿及石臺階內。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以外5米�!�
[詳細] 內官烈士陵園位于內官營鎮(zhèn)錦雞塬公園東側杏樹灣,年代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類別為烈士墓及紀念設施。2022年4月,定安區(qū)人民政府公布其定安區(qū)第三批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烈士陵園本體。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以外10米。……
[詳細] 大澗溝北墓位于魯家溝鎮(zhèn)小岔口村西北,年代為漢。類別為普通墓葬。2022年4月,定安區(qū)人民政府公布其定安區(qū)第三批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墓冢封土周邊3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以外20米。……
[詳細] 定西廟坪墓群位于魯家溝鎮(zhèn)小岔口村西北廟坪臺地上,年代為漢。類別為普通墓葬。2022年4月,定安區(qū)人民政府公布其定安區(qū)第三批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墓冢封土周邊3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以外20米�!�
[詳細] 趙家東灣遺址位于鳳翔鎮(zhèn)豐禾村趙家東灣村莊北的溝崖地帶。,年代為新石器時代。類別為聚落址。2022年4月,定安區(qū)人民政府公布其定安區(qū)第三批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中心點以南以北各150米,以東以西各15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以外50米�!�
[詳細] 義安堡子遺址位于鳳翔鎮(zhèn)義安村村址西北山梁臺地上,年代為清。類別為古遺址軍事設施遺址。2022年4月,定安區(qū)人民政府公布其定安區(qū)第三批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壕溝四周以外1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以外10米�!�
[詳細]
闂傚倷鑳舵灙缂佽鐗撳畷婵堜沪閻偆鎳撹灃闁告侗鍘藉畵宥夋⒑閸濆嫷妲归悗绗涘洤纾归柟鎯板Г閻撴瑩鏌涜箛姘汗闁活厼鐭傞弻娑樼暆鐎n偄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