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等縣文物古跡介紹
萬福寺萬福山古名獨秀山,位距天等縣向都鎮(zhèn)北郊1公里處,孤峰拔地而起,圓柱形如卓錐。高約60米,腰徑約50米。四周一派良田。河水流經(jīng)山下,公路直達山前。山的西面有寬敞溶洞,洞分3層。清康熙拾壹年(公元1672年),當?shù)厝罕娧厣蕉纯诮ㄆ鹚聫R,取名萬福寺。洞的下層建成文武廟,供奉孔夫子、關公、岳飛等3位歷史人物。長年香煙繚繞,鐘聲輕揚。廟門刻一副對聯(lián)曰:文筆紀春秋萬古綱常昭日月武功扶漢宋兩朝義勇壯山河二層為觀音寺,內供觀音菩薩。兩邊廊柱上各塑有蛟龍,盤柱而上,栩栩如生�?上г跇O左年代被打爛,痕跡仍留。寺門上掛一匾額曰“慈云廣被”。古時,寺廟曾有和尚住持,周圍群眾常到洞里求神拜佛。三層是一大洞口,穿山而過。洞前石壁上架一天橋,用枧木構成。雖經(jīng)300多年之久,仍固若金湯。登橋遠眺,向都山城盡收眼底;移……
[詳細] 抗日戰(zhàn)爭時期南寧女子中學天等舊址位于天等縣進遠鄉(xiāng),年代為民國�?谷諔�(zhàn)爭時期南寧女子中學天等舊址為第八批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龍茗縣農民赤衛(wèi)軍縱隊司令部舊址位于天等縣天等鎮(zhèn)太平街 35 號,年代為清。龍茗縣農民赤衛(wèi)軍縱隊司令部舊址為第八批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龍茗縣農民起義軍成立舊址位于天等縣天等鎮(zhèn)鎮(zhèn)南街西南面,年代為明至清。龍茗縣農民起義軍成立舊址為第八批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那羊山巖畫位于天等縣天等鎮(zhèn)榮華村,年代為明。那羊山巖畫為第八批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那硯山巖畫位于天等縣天等鎮(zhèn)榮華村,年代為宋至明。那硯山巖畫為第八批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清音洞摩崖石刻位于天等縣天等鎮(zhèn)榮華村秾眉屯,年代為清至民國。清音洞摩崖石刻為第七批自治區(qū)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趙墓趙墓1975年2月24日出土。趙是龍英州第15任土官、奉訓大夫軍功欽賜蟒玉加四品服色世襲知州趙彥麟之世玄孫。清乾隆七年(1742年)死,葬于今龍茍進寧村百六屯邊。墓穴深入地下1.4米,周圍夯20厘米厚的三合土層。墓室用青磚砌成,尸體用槨相套下葬。槨長270厘米,寬、高各95厘米,板厚10厘米棺長215厘米,高、寬各60厘米,板厚7厘米,外層用6層油麻布包裹。槨棺之間塞滿松香及生石灰。尸體包13層綾綢緞衣服。出土時,尸體已在地下埋葬233年,但仍完好無缺,皮膚尚有彈性,槨棺也完整無損。尸體仍在廣西醫(yī)學院,衣物現(xiàn)存廣西博物館�!�
[詳細]
闂傚倸鍊烽懗鑸电仚缂備浇顕ч悧鎾崇暦濠靛牅娌柣顓у亞閹虫捁鐏冮梺鍛婁緱閸樿棄鐣靛澶嬧拺闁告繂瀚峰Σ褰掓倵缁楁稑娲ょ壕褰掓煙閹澘袚闁绘挻鐟╅弻娑滅疀濮橆兛姹楅梺娲诲幖閻倿寮诲☉妯兼殕閻庯綆鍋勯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