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南區(qū)文物古跡介紹
津東書院舊址位于天津市津南區(qū)葛沽鎮(zhèn)東大街48號,年代為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津東書院位于天津市津南區(qū)的葛沽古鎮(zhèn),是天津市八大書院之一。據(jù)歷史記載,早年的葛沽從明萬歷二十九年(1601)開始屯田,經(jīng)多年的經(jīng)營,逐漸成為了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xiāng)。又因臨近海口,航船停泊,成為水陸碼頭和經(jīng)濟繁榮富庶的當?shù)匾淮缶捩?zhèn)。清光緒三年(1877),葛沽鎮(zhèn)諸賢蘇善恒、趙任弼、郭延沛等人發(fā)起在文昌閣內(nèi)籌建津東書院,得到洋務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直隸總督李鴻章的支持,不僅批準立案,還親自為書院寫了匾額。書院占用了文昌閣、藥王廟、佛爺廟三個廟宇,面積共約1500平方米。招收生童約七八十人,多是富家子弟。教師由有功名的人擔任,約十幾人,經(jīng)費由本鎮(zhèn)公議斛局收款項下動支,每月?lián)芗y銀700兩。1911年辛亥革命后,書院由天津縣……
[詳細] 辛莊慈云寺位于天津市津南區(qū)辛莊鎮(zhèn)高莊子村,年代為明代。津南區(qū)辛莊鎮(zhèn)有個高莊子村,這是個曾經(jīng)3000多人的大村莊,高莊子有兩件事,為津南百姓津津樂道。其一,1908年,一位名叫李德清的富商,在高莊子創(chuàng)建了天津縣范圍內(nèi)第一所“李氏私立小學堂”,揭開了天津農(nóng)村新式教育的序幕而聞名遐邇。另一件更鮮為人知的是,我們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在南開讀書時,曾數(shù)次來高莊子排練戲劇和打籃球。另外,2009年村子搬遷后,該村現(xiàn)在尚存一座具有三百八十多年歷史的古跡“慈云寺”。進入村莊后,由于村子早已搬遷,一片荒蕪,遠遠的就望到了一座破舊的建筑——慈云寺。從外望去,寺廟墻體多處剝落、坍塌。2013年1月5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介紹 周公祠坐落于天津市津南區(qū)小站鎮(zhèn)會館村。建于1890年,系為紀念周盛傳、周盛波兄弟所建�! ≈苁鳎�1833??1885),字薪如,晚年號北海老農(nóng),安徽合肥周家圩子人。清李鴻章部下,早年官拜總兵、提督等職,皇帝賜穿黃馬褂。光緒元年(1875年)任津沽屯田事務、天津鎮(zhèn)總兵,率部來小站鎮(zhèn)練兵,屯田、修路、開挖馬廠減河,引南運河水(即御河水)墾荒種稻。隨著招人引種,人口增多,建立新農(nóng)鎮(zhèn)(即小站鎮(zhèn))。光緒十年(1884年)回原籍,翌年病故。清廷謚號“武壯公”,賜專祠供奉。 周盛波(???1888),字海(舟加令),安徽合肥周家圩子人,周盛傳之兄。早年與其弟周盛傳共同組織老盛軍,后離軍回鄉(xiāng)侍奉0親。光緒十年(1884年)奉詔募淮軍5000人赴小站防務訓練,其弟病故后繼任其官職,繼續(xù)屯墾訓練事……
[詳細]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閻戣姤鍤勯柤鍝ユ暩娴犳氨绱撻崒娆愮グ妞ゆ泦鍥ㄥ亱闁规儳纾弳锔界節闂堟稓澧旀繛宀婁邯閺岋綁顢樿娴滅偤鏌熼搹顐e磩闁诲繐鍟村娲川婵犱胶绻侀梺鍛娗瑰Λ鍕偩闂堟侗鍚嬪璺侯儌閹锋椽姊洪崨濠勭畵閻庢艾鍢插嵄鐟滅増甯楅崐鐢电磼濡や胶鈽夋繛灞傚€楁竟鏇°亹閹烘挾鍘甸梺璇″灡濠㈡ǹ顣块梻浣虹帛閹稿鎮烽埡鍛摕婵炴垶绮庨悿鈧┑顔斤供閸忔稑效濡ゅ懏鈷戞繛鑼额嚙楠炴牠鏌i鐐测偓鍨嚕鐠囨祴妲堟俊顖氬悑濞堟洟鏌f惔顖滅У闁稿瀚伴、鏃堟晸閿燂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