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大化烈士墓位于官莊鎮(zhèn)駝嶺林場以北的鑼彭山崗上,坐東北朝西南。墓冢呈圓形狀,高8.7米,底徑6.5米,墓表面積約50平方米。墓前有現(xiàn)代石碑1通,為潛山縣人民委員會于1966年元月立石,鐫楷書“烈士公墓永垂不朽”;1996年11月,中共潛山縣委、潛山縣人民政府對墓進行修整,砌三級水泥臺階,并在二級臺階的墻體上鑲嵌墓志文,楷書“余大化烈士之墓”,正文約計270余字,記載建墓始末以及烈士事跡。墓內(nèi)另葬有新四軍政委牛金山等18位烈士遺骨。余大化烈士墓于1986年10月15日被潛山縣人民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余大化(1899—1927),又名猶龍、鑒民,潛山縣官莊人。在安慶求學(xué)期間,就開始投身于“……[詳細] |
安徽省桐城市市區(qū)是座古城,一直有著“文都”的美譽,大概是因為中國清代著名散文流派“桐城派”在這里發(fā)源的緣故吧,桐城市內(nèi)人文景觀和歷史遺存隨處可見。城內(nèi)有許多小街巷,如“一人巷”、“錢尚書巷”、“雙井巷”、“講學(xué)園巷”、“小河邊巷”等等,但最為聞名遐邇的街巷是“六尺巷”!傲呦铩笔且粭l100多米長、2米寬的小巷,鋪著鵝卵石路面。據(jù)縣志記載:清朝康熙皇帝時期的文華殿大學(xué)士兼禮部尚書張英在京城做官,他老家桐城的親人起墻腳做屋時與鄰居吳姓人家因地皮發(fā)生爭執(zhí),家人去信請他出面處理。這位大學(xué)士看后立即回信說:“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币馑己苊靼祝褪墙屑胰藨(yīng)當退……[詳細] |
江家畈老屋位于天柱山鎮(zhèn)風(fēng)景村江畈組,始建于明代后期,清代重修、改建。負陰抱陽,背山面水是這座古建筑風(fēng)水的基本格局。蓋灰色小瓦,青磚勾白縫。建筑平面坐北朝南。大門凹進半個房屋的空間,采用四柱三步架,兩邊的山柱各兩根。軸線上布置三廳二井一照壁,面闊20米,進深30米,占地面積約600平方米。一進深度較二、三進稍短,二進為明堂,高大寬敞,并采用五架梁抬梁與穿斗式混合結(jié)構(gòu)。明堂前設(shè)一滴水面照壁,硬山頂,檐下有墨畫,于門楣上端雕刻“竹苞松茂”四字。后廳用木格子門窗。明堂與后廳有兩塊木掛件,分別是清光緒四年(1878年)匾額,曰:“璜錫渭流”、和民國22年(1933年)匾額,曰:“節(jié)孝可風(fēng)”。該建筑最大的……[詳細] |
2005年高速公路“六潛線”穿過梅城鎮(zhèn)萬嶺村內(nèi)一古民居群時,其中,聶花屋、汪屋堂屋與楊花屋堂屋需要拆遷另行安置。2006年至2007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施工隊將聶花屋1座照壁(二進門樓),楊花屋2間廳堂合二為一,重建在縣博物館“皖光苑”西側(cè)的新址上,F(xiàn)將重建的兩個單體組合,設(shè)計為二井三進,三架梁穿斗與抬梁混用式,中廳前廊卷棚,建筑平面坐北朝南;其面闊7.55米,進深19.5米,占地面積約147平方米。聶花屋二進門樓于1992年1月4日被潛山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筑外觀為一脊二坡,灰磚烏瓦。內(nèi)檐裝飾在一進正門設(shè)照壁,砌“須彌座”,檐下施斗拱,門楣上端浮雕“麒麟”圖案,……[詳細] |
戴名世墓位于孔城鎮(zhèn)清水塘村南山崗,墓地面積120平方米,墓前設(shè)三級拜臺,石砌墓壙,高約1.5米,墓冢為片石壘砌,冢前豎碑,文曰“戴名世之墓”。墳壙四周松柏環(huán)繞。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戴名世(1653—1713),字田友,一字褐夫,號南山,別號憂庵,桐城人?滴跛氖四辏1709)進士,殿試一甲第二名(俗稱榜眼),授翰林院編修。戴名世潛心史學(xué)研究、散文創(chuàng)作。著有《南山集》。是桐城派的重要奠基者?滴跷迨辏1711),戴名世因《南山集》獲罪入獄。五十二年(1713)二月,處死,時年61歲。此案株連數(shù)百人,是為清代著名-——南山集案![詳細] |
繞云梯沖摩崖石刻,位于龍眠鄉(xiāng)鳳形、寶山村繞云梯沖,離縣城5公里。東西兩山相峙,中有一條狹長山?jīng)_,懸崖絕壁上有明代石刻10多處。沖口1米高的崖壁上,鐫刻楷書“云門”二字。西行6米山溪中,橫臥一塊2.4平方米的巨石,上刻楷書“龍眠處”,旁署行書體“柱老書”三字。西山路旁石壁上,直刻楷書“聽泉”二字,署款仍為“柱老書”。溪北折抵繞云梯崖,谷底石壁上橫刻隸書“清涼處”三字。崖左上方有瀑布懸流,其旁崖石上刻有楷書“瓔珞崖”三字,款為“鼎卿書”。“柱老”、“鼎卿”即明代趙鈛,桐城人,曾任僉都御史、貴州巡撫等職![詳細] |
黃鶴水庫由于地陷原因,在多塊乳狀低山丘陵間形成。這里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光照充足,生態(tài)資源豐富,是鶴群最好的棲息地。因此,這座小型水庫被稱為“黃鶴水庫”。古生物化石出土點就位于黃鶴水庫的西南側(cè),分布區(qū)域包括周邊的三一、東紅、和平、旭光等村,約37000平方米,以三一村何院組最為密集,露出表土的古新世中晚期化石多數(shù)為爬行類、哺乳類的脊椎動物化石,而龜鱉類就有10余種。這些標準化石為我們研究人類進化提供了翔實資料。1986年10月潛山縣人民政府將黃鶴塘古生物化石出土點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披雪瀑摩崖石刻,位于桐城市文昌街道辦事處碧峰山麓。前瀑西崖石壁下,留有宋紹圣年間題刻:“敷陽王孚信道建安陳信臣滎陽張僥子厚合肥皇甫崧升宋紹圣丙子正月甲寅日同游”。后瀑北面崖壁上,刻隸書“崩雪”二字。披雪瀑分前瀑、披龍、后瀑三部分,“前瀑壯觀后瀑險,披龍狹長景色奇”。清道光《桐城續(xù)修縣志》:“披雪瀑雨后飛瀉,游人前往觀賞,多有題詠”。早在北宋時期,這里已成為遠近聞名的游覽勝地。披雪瀑摩崖石刻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承恩祠位于官莊鎮(zhèn)樂平村團結(jié)組,始建于明代萬歷年間,清代乾隆年間重修。現(xiàn)僅存二進抬梁式屋,磚木結(jié)構(gòu),平面呈方形格局,坐北朝南。面間20米,進深27米,占地面積540平方米。建筑大門前有一對“抱鼓石”,門楣上鑲嵌著明代萬歷年間御史吳越親題“承恩”石匾。二進出檐深,五架梁, 單檐歇山頂,廳內(nèi)立有8根圓柱與鼓形形柱礎(chǔ)。廳內(nèi)梁枋、撐拱等部位雕刻精美。2005年6月被潛山縣人民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魯王墩遺址位于呂亭鎮(zhèn)呂亭村,南臨魯王河,東接安合路,為臺地遺址。遺址平面近圓形,高出周邊3至8米,文化層堆積較厚,采集有石斧、石錛、鼎足、鬲足、口沿、鬶頸等標本,紋飾有刻劃紋、弦紋、指甲紋、繩紋、附加堆紋等。根據(jù)遺址文化層堆積狀況及采集的標本判斷,魯王墩遺址的年代是新石器至商周。魯王墩遺址為桐城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王家祠堂位于安徽省潛山縣,現(xiàn)存三進,面闊18.3米,進深14米,七架梁,硬山頂,三級馬頭墻,建筑平面坐北朝南,占地面積達256平方米。祠-拱,梁柱基本完好。有鼓形、方形柱礎(chǔ)共八根,浮雕鹿、馬、蓮瓣等紋飾。王家祠堂屬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見證了潛山革命斗爭的波瀾壯闊![詳細] |
石牌解放紀念地——潘氏宗祠位于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石牌鎮(zhèn)潘塅社區(qū),年代為公元1949年。類別為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石牌解放紀念地——潘氏宗祠為懷寧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抗日民眾后援會舊址——郝氏宗祠位于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雷埠鄉(xiāng)郝山村,年代為中華民國。類別為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谷彰癖姾笤畷f址——郝氏宗祠為懷寧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查化群故居位于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臘樹鎮(zhèn)八一村,年代為民國初。類別為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查化群故居為懷寧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清代學(xué)者方宗誠藏書樓,因九開間,故名。位于城西南隅,短垣外障,圓門通達,磚鋪回廊,雕花木扇,具有桐城典型民居風(fēng)格。西為一列五間樓房,東北廂房各兩間,今樓保存完好![詳細] |
倪樓農(nóng)會舊址,位于縣城西北8公里,今屬魯谼鄉(xiāng)板橋村倪家樓。舊址為倪氏享堂,兩進各三開間,磚木結(jié)構(gòu)。民國36年(1947),在中共桐北地區(qū)黨組織領(lǐng)導(dǎo)下,以倪樓為中心,建立了13個農(nóng)會小組。入冬,成立倪樓農(nóng)會,打土豪,分田地,聲勢浩大。民國37年(1948)正月,由于叛徒告密,國民黨25師突然襲擊,農(nóng)會領(lǐng)導(dǎo)成員李小樓、占新才、倪益恩、桂仲福、項家玉、黃干事(名不詳)、方四指(名不詳)等七人犧牲。今舊址前進保存完好,后進已毀。1986年4月,縣人民政府公布此舊址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元末縣民黃榮六為保障一方安全所筑,因其乳名“六兒”而得名。址在天林鄉(xiāng)鹿城、高峰兩行政村,土夯城。北面尚存較完好的城垣長44米,寬11至30米,高5至7米。城內(nèi)今已開墾成農(nóng)田,建有村落。1985年,縣人民政府公布此遺址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桐舒廬邊區(qū)蘇維埃政府舊址,位于大關(guān)鄉(xiāng)麻山村歐家?guī)X。距縣城北19公里。界于桐(城)舒(城)邊境。四周高山環(huán)抱,群峰疊障,山勢險峻。1930年6月,中共安慶中心縣委在此成立“皖中工農(nóng)紅軍獨立團”和“桐舒廬邊區(qū)蘇維埃政府”!巴┦鎻]邊區(qū)蘇維埃政府”設(shè)于一陳姓農(nóng)民家中,有土墻茅屋5間,門前有一平地,可容百余人。同年農(nóng)歷7月3日,歐家?guī)X舉行暴-動-,國民黨軍隊分別從大關(guān)、小關(guān)、北崗、草鞋店、霸王街五路進攻,為保存力量,獨立團和邊區(qū)政府撤出歐家?guī)X。今邊區(qū)政府舊址仍為陳姓住宅,茅屋已改為瓦房。1985年9月,縣人民政府公布此舊址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張英墓,位于縣城西北7.5公里的龍眠山,系張英與其妻合墓。墳地原面積2000平方米,九級臺階,上為拜臺,設(shè)石制供桌、燭臺、香爐祭具。臺下對稱排列高大的石雕翁仲兩對,石雕獅、馬、羊各一對。前沿立四柱牌樓石坊一座,正中橫梁上刻陽文“恩榮”大字?滴酢⑶∮n碑二方,分立于牌坊后。墓地兩旁各有一溪(名雙溪)。“文革-”期間,墓冢兩次被炸,墓地裝飾物遭毀。1983年3月,縣人民政府公布張英墓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已載入國家文物局主編的《中國名勝詞典》一書。……[詳細] |
魯谼革命暴-動-舊址,位于縣城西北9公里,今魯谼鄉(xiāng)倪店村倪氏祠堂。該祠建于清光緒十六年(1890),磚木結(jié)構(gòu)。原為三進,每進五間另加?xùn)|側(cè)腳屋11間,總面積399.6平方米。1930年6月中共魯谼區(qū)委書記黃少庭,在魯谼山策劃農(nóng)民革命暴-動-。7月初,縣委書記吳克正來倪氏祠堂召開動員大會。事泄,遭桐城自衛(wèi)團襲擊,吳克正在掩護群眾轉(zhuǎn)移中犧牲。建國后,祠堂后進房屋保存完好,為倪店小學(xué)使用,腳屋歸倪店村管理。1985年9月,縣人民政府公布此舊址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